族,四川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今天给大家带来苏轼代表作《李白诗卷》赏析。
& ?9 Z/ V& n+ `; D+ d& A+ `' k- U
3 [3 r$ {" e5 o0 e3 B/ K该帖为宋神宗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苏轼58岁时书。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后有蔡松年、施宜生、刘沂、高衍及张弼、高士奇、沈德潜等明、清人跋。此帖已流入日本。施宜生谓“颂太白此语。则人间无诗,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此两诗为逸诗《李太白文集》所不载。
; X! O; }/ M/ ?& G
苏轼《李白诗卷》
此作苏轼书於五十八岁时,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6 K1 _6 d& p* T
! {, L2 R% }* q$ ?, c* X# H+ N2 T) k
太白之诗共两首。第一首娓娓道来,仙气拂拂,引人入胜。第二首凄清空逸超脱人寰。书则第一首灵秀清妍,姿致翩翩,后十句渐入奇境,变化多端,神妙莫测。
) c- M5 \" l; x, v! k
第二首驰骋纵逸,纯以神行人书合一,仙气飘渺,心随书走,非复人间之世矣。此书境界,颇难企及。
5 P0 F% \" I4 a" E- f, v5 t
/ V: } s! T* ^6 H" E; x# {5 t& d
6 Y0 }) @, F+ h* V- o8 z苏轼的很多作品因注重创造意识,透过它们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多少领会到作者的苦心孤诣,换句话说,是露出了刀劈斧凿之痕的。
; K8 y7 n& z4 A
那线条的优雅,行气的从容,章法的疏密有致,给人一种精美绝伦之感。这当然是一种美,但这种美中的形式因素相对要多一些。
" ~0 w" A. I O
试观此《李白仙诗卷》,却大有“粗服乱头”之感。据载是由汴都道士丹元子口诵李白诗二首,由苏轼录之而成的。毫无安排、设计的余地,便只好露出了“马脚”,这"马脚"便是苏轼的真性格,真情感。刚举笔时,作者还很从容落墨,不失平日书卷时的雅致。
" h& \. [# b3 ?7 P! r8 [; y1 w/ K! S) t8 M
7 S2 [! t3 L7 j8 O0 U% }0 q4 S) Z+ w2 X4 @6 ^8 v, N" g2 u
因之,起首一行半,均仍由横势展开,肥阔之笔,不失俏媚风姿,正有诗中“巧妍”之意。及至第二行“只知雨露贪”起,用笔遂趋重厚,诗的意境已把作者带入了一种悲凉、旷远的心境。
4 }+ T7 X8 ]+ k6 j6 N
作者想必一边耳听丹元子的诵诗声,一边在追寻先贤李白心灵的辙迹。这时,他已忘情於笔墨,心性的脚步不断加快,到“青松霭朝霞,缥渺山下村”时,笔势起伏,左突右撞,潦潦草草,不顾左右。及至到“无后玻璃魂”,已经完全失去了平日的优雅韵致了。
K( Q" M4 j V; f7 e
到了最后两行“今此一脱洒,长啸登昆仑,醉著鸾凤衣……”时,已变行书为行草,感情迸发,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状。笔墨随着情感的宣洩,达到了非常流畅的 “共振”状态。古人与今人,诗意与笔墨已经浑然一体,兴许达到了亚里士多德所追求的“净化”之境。
$ M: w# ?8 ?5 P8 O( o% s6 [
5 ]- a9 H3 s+ x% l: I$ h# D& P/ L2 H* q
8 N; ~6 y6 w, c+ D
; c: Y* `, ?7 \; \" p6 Y, Y
# Y& r$ u; a O3 z
' y2 q4 i' d) o8 f7 ?$ X2 j
U3 j4 x3 f/ Q4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