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2 @( s% d2 ?/ H# `
编译|《凤凰大参考》冯巧玉
英媒:生菜的保质期长过特拉斯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特拉斯来了,但只是短暂地来了一下。
45天首相体验卡到期,在混乱的政局之下,号称“新铁娘子”的“斗士”特拉斯于10月20日宣布辞去保守党领袖职务,一时间又给英国政治带来了历史性的一幕。
各大英媒纷纷报道此事,并开始猜测,究竟谁会来接这块烫手的山芋。
《卫报》的头版说,“在45天的动荡之后,首相向避无可避的结局低头”,并称这一刻为“痛苦的结局”。
约翰逊、特拉斯,英国今年已经经历了两任首相,接下来又将选出第三任首相。反对党党魁基尔·斯塔默愤怒地表示,“工党领袖谴责‘混乱的旋转门’,并要求举行大选”。
▎ 工党党魁基尔·斯塔默
至于谁会成为下一个从旋转门里出来的人,看得出来约翰逊对此倒是颇有兴趣。《每日电讯报》称,“鲍里斯·约翰逊私下敦促保守党议员支持他再次回到唐宁街”。
在“约翰逊告诉保守党:我可以拯救政党免于选举失败”的标题下,该报报道说,即便被“背刺”,约翰逊还是“宽宏大量”地向他的前财政大臣苏纳克伸出橄榄枝,想让他对自己施以援手以重新团结起来。
然而,到底是冰释前嫌还是“兄弟反目”,《每日邮报》这篇题为“鲍里斯vs苏纳克:为保守党的灵魂而战”的报道有着不一样的观点。
该报称,两人“都在提名方面领先,这就在盟友之间建立了潜在的冲突,让他们变成了激烈的竞争对手”。看来究竟是敌是友,约翰逊还需要好好辨别。
在“1922委员会”(编者注:英国“1922委员会”由保守党议会下院普通议员组成,负责监督选举或罢免党派领导人)提高了被提名的选票门槛以避免旷日持久的竞争之后,《太阳报》发文强调,“前首相约翰逊需要100名国会议员的支持才能有机会”。
该报还刊登了一篇社论,态度明确,称“不能再在这些疯狂的内战上多浪费一秒钟”,“苏纳克是取代特拉斯的热门人选”。
“他不能吧……鲍里斯能再度回归唐宁街10号吗?”,对于约翰逊是否能“有足够的议员支持他‘二进宫’”,《每日快报》表示疑惑。
英国《金融时报》称,此次特拉斯辞职的时机“使解决400亿英镑财政漏洞的计划陷入混乱”。
该报表示,“特拉斯将作为英国任职时间最短的首相载入史册,她的政府在‘迷你’预算失败后垮台”。
《镜报》的标题可谓是直截了当,杀人诛心,一个简单的整页标题:“现在大选”。
苏格兰的《每日记录报》也有同样的标题,称“政府没有正当性”,保守党“不适合领导这个国家”。
i News的标题起为“44天后消失”,并讽刺说“英国在下周五前就会有一位新首相——七周内的第三位”。
该报道还援引工党党魁基尔·斯塔默的话说,英国“不能在保守党高层进行另一次实验了”。
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对特拉斯表示了个人的同情,说她处在“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不过这都是因为脱欧,“从做出那个决定开始,各种问题就接踵而来。”
▎爱尔兰总理米歇尔·马丁
如果前面的都还算得上中规中矩,那最后这家英媒是真的很损了。
《每日星报》发行了一款“历史纪念版”报纸,以“生菜欢欣鼓舞”为题,刊登了一张戴着金色假发的生菜图,配文说“幸运的《每日星报》生菜在政治热潮中依旧坚挺,超过了萎靡不振的特拉斯生菜。”
七天前,《每日星报》设置了一个生菜直播,让大家看看到底是生菜的保质期长,还是首相特拉斯的保质期长。
最终,生菜大获全胜。
▎ 抗议者装扮成生菜的样子在唐宁街十号门外抗议。图源:每日星报
要说讽刺,还是英国人行。《卫报》对特拉斯在唐宁街10号短暂停留的45天里本能够做的行为作了总结,比如:煮9257个鸡蛋、听108遍甲壳虫乐队的213首歌、完整观看9场板球测试赛、疯狂循环38遍Netflix上的《王冠》,以及沿着西伯利亚铁路来回走六次半。
或许对英国人来说,比起在这儿当英国历史上寿命最短的首相,特拉斯做这些事可能更有意义。
欧陆媒体:英国面临再次成为“欧洲病夫”的危险
英国脱欧公投已经过去了六年,欧洲的观察家们已经习惯了英国的崩溃。在特拉斯辞职后,许多欧盟媒体和领导人就将最近英国一系列的政治混乱统统归咎于英国脱欧。
《世界报》就这样评价特拉斯的辞职决定:“她是一个糟糕的演说家,除了重复‘增长、增长、增长’之外,几乎什么都不会做,似乎对批评无动于衷......也许听了,但并没有真的理解。她被公众和自己的政党所拒绝。”
▎ 20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Telegram上发文讽刺特拉斯
比起委婉的马丁,俄罗斯外交部就没有那么温和了,扎哈罗娃说,英国“从来没见过这么丢脸的首相”,特拉斯确实会被人们记住,不过是因为她“灾难性的无知、在坦克上戴头盔的照片,以及觐见女王后立刻举行的葬礼”。
▎2021年11月,时任外交大臣特拉斯头戴头盔,身穿装甲背心,表示英国”反对俄罗斯可能采取的军事活动",这个场景是模仿1986年“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坦克中的照片。图源:太阳报
▎ 1986年,“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到德国的北约训练营地时,受邀乘坐了一辆英军“挑战者”坦克。图源:太阳报
" m& q( H# m$ `2 k F
' @% R& m4 ]: @7 E
/ G6 |. r _5 x2 J& \ N+ P$ U; f% \; e% y5 D
欧洲媒体对于特拉斯陷入困境的原因十分笃定。在法国《解放报》看来,“保守党的茶里绝对有某种腐臭的东西”。该报驻英记者Sonia Delesalle-Stolper表示,英国政府和保守党似乎“走上了一条彻底自我毁灭的道路。”
西班牙《机密报》直言不讳,暗示英国再次面临成为“欧洲病夫”的危险,丹麦《政治报》则描述了一种“混乱和恐慌”的气氛。
意大利《晚邮报》将英国此次的政治混乱与之前的进行了比较,并得出结论:无论“这一传奇”如何结束,英国的信誉都已经崩溃。
这次混乱被一些欧陆评论家比作苏伊士运河危机和英国帝国野心的终结,这次失败则“揭开了英国脱欧后能作为一个完全主权国家、可以无视国际现实的错觉。没有人是一个孤岛。”
3 d4 O. L) F. R(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