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7|回复: 0

鄞江:风情古镇里的一场发展与历史的对话

[复制链接]

8699

主题

373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82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7-11-24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Dennis Xu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鄞江全景
鄞江, 一座与“水墨小城,烟雨长廊,乌篷小船,靠河而栖”的江南古镇不同,她,不仅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韵风貌,更有着“千年古堰、甬城之源”平原腹地风情的小镇。她既有水乡的温婉柔情、小巧精致,又有水绕山环、松竹连绵的唐风遗韵之大气风范。& Q6 W. ]+ L1 F3 B7 b& R
驱车前往,一路平坦,道路两旁的青砖古瓦、古旧屋檐、略显陈旧的墙面,处处透露着鄞江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镇气息。镇上,老人们背靠青竹小椅,檐下而坐,促膝而谈,小孩廊下追逐喜戏,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闹市喧嚣截然相反的慢生活节奏不禁让人驻足停留,享受这怡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H% V' H- y% e9 J$ z
苏州周庄有陈逸飞画过的方圆双桥,甪直有叶圣陶写过的万盛米行,嘉兴乌镇有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而鄞江以其浓厚悠久的它山庙会文化积淀,在“美丽鄞江”、“风情小镇”的宜居宜游“特色小镇”建设中,传承其山水和历史的文脉,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实现生态、经济、人文、社会四大效益。一场历史与发展的对话就此展开。! I# j4 a+ S" j. F- b
奇迹之作 千年古堰
$ }3 f2 M" u. f/ h$ W鄞江镇地处四明山东麓,古称小溪,有着五百余年的县治和八十余年的州治历史,历来是浙东重镇,素有“四明首镇”之称,也被誉为“宁波之根”。
' C  S1 ?& U. ~+ \5 n* c* g* w时光追溯至东晋,隆安四年(即公元四百年)建筑勾章县城。隆安五年,迁句章县城,于鄞江之滨建造新县城,即今鄞江镇为县治之始,其地在鄞东村土名古城畈一带。在千年历史、岁月更迭中,它山堰就像一位守护者一样,经历了千年风霜雨雪和洪水冲击后,至今依然保持完好,依旧发挥着阻咸、蓄淡、引水、泄洪作用。. U6 W, T' J& e" b4 {
它山堰
它山堰,位于鄞江西侧的它山之隅,由巨石条层层堆积砌建而成,全长134.4米,高约3.05米,宽4.8米,横跨于鄞江之上。它是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齐名的中国四大古水利建筑,一座堪称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作,在日复一日中,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古镇,悄无声息地履行着职责,传承祖辈们的智慧结晶。
8 Z: z+ \1 o# r2 @6 N& @关于它山堰的故事,可以用“世界奇迹之作世代心血换平安”来概括。唐代以前鄞西平原,雨季经常河水泛滥成灾,旱季湖田干涸;海水倒灌,田地碱化,老百姓深受其苦。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它山堰堰体大坝基本竣工。几十年间,在当时还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几代鄞江人用双手筑起这座堰坝。民间流传着十兄弟的传说,为了将筑大坝最关键的十根基桩固定在水底,十兄弟用血肉之躯随基桩沉入水底,铮铮铁骨的十兄弟代表了当年为建造它山堰付出过汗水的鄞江人、为保一方世代平安用心血换至的鄞江先人。6 \. Z0 t" R: q- V+ Q- `; Z
先人们充分利用鄞江的地势,堰坝设计与之完美契合,堰身结构设计方面的科学性颇具现代原理,创造了古代水利工程的奇迹,比国外同类技术的运用早200多年,它山堰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人高度的智慧和水利工程技术的先进性。2015年,它山堰成为宁波市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T$ B! ]6 ]$ ^
文化陈列馆记载传承历史遗产
1 h: s9 ~. }* |
鄞江陈列馆
它山堰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凝结着一代又一代鄞江人的情感,如何传承它山文化?如何弘扬?鄞江镇自有答案。
/ w& a+ Y( A: C' J每一份历史对于后人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为了使人们更多的了解它山文化,鄞江镇从它山堰为主的水利文化着手,于1996年开放它山堰水利陈列馆。陈列馆里,收集了民间关于它山堰见建造的各种史料记载和文物,颇具研究价值。陈列馆里展现了记载着北宋朝人们治水功绩的“御笔”拓片,历代治水任务一览表等,陈列馆虽不大,但其内容详尽,为后人充分诉说着它山的过往,为后人留有更多的思考。' x: |2 T" P" o8 p* j- e9 g
除了它山堰水利陈列馆之外,鄞江镇还一并设立了纪念县令王元暐的它山庙,又叫它山遗德庙。庙有两进,第一进,供奉着负责建造它山堰的王元暐的像,两边塑着为此而牺牲的十兄弟的像。第二进,主要供奉着当时帮助王元暐建造它山堰的县丞童义和县尉李均。庙外有一“片石留香”亭,亭内有碑,碑文记载着王元暐功德。它山庙位处高地,站在庙前能一览它山堰全景。
) P6 Z4 t9 C7 }! t* m5 X& o" e7 W此外,鄞江镇还建设了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鄞江陈列馆等公办陈列馆,对接鄞江陈列馆引进宁波美术馆国际交流馆工作,它山堰博物馆配合鄞江庙会活动成为重要旅游参观点,累计参观人数达到万余人次。同时,鄞江镇发挥鱼文化博物馆和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等民办场馆作用,承办鄞江澄浪潭鱼文化节,举办了“公益展厅”收集活动、“红红火火——古灯艺术展”展等活动。5 f/ a( @' f2 M; ]
庙会文旅提升知名度
4 v* Z# c- }! a6 e' I7 X: ]& r
它山庙会盛况
每年的“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它山庙会至今已延续千年。最早,它山庙会是为纪念建造我国四大古水利建筑工程之一的它山堰功臣,即唐太和年间鄮县县令王元暐的丰功伟绩和为造堰殉身的壮士,以及历代为修堰兴水利的名宦、乡贤而设立的民俗祭祀活动。
5 t. x1 c7 X, y5 T今日,它山庙会已是集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旅游、商贸于一体的一种民间民俗文化现象,享誉浙东庙会。每年的庙会都会推出一大批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旅游文化活动。其中,“十月十”庙会期间还举行文化旅游节活动,包括它山文化研讨会、它山山水画等文化活动,全力复兴传统庙会,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逛庙会之余,还体验了一番地道的它山民俗风情,有了“文化”的精心包装,不但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让许多老景点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 F3 w/ O, `* H" }如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现在的它山庙会,也在保存了庙会精髓的基础之上,每年都跟随着时代的方向,涌入更多新鲜的元素。近年来,鄞江镇不断以庙会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旅游知名度,分别签约了宁波艺博园项目意向协议、它山文旅小镇项目意向合作,实现了总体经济增长超10%,同比增长超40%。" o+ [- ^& d3 ~7 R
鄞江廊桥永架历史长河
  [6 [+ r6 V: ]+ @& K  w
鄞江廊桥
鄞江,以堰闻名于世,以桥闻名于城。站在鄞江桥上赏一段良辰美景,听一曲宁波走书,忆一段悠悠往事,是这里村民的日常。$ @- r' r1 U; T% f* [
鄞江桥,位于它山堰下游处,前身称“大德桥”,始建于唐代,于北宋时期改建石墩木结构廊桥,是浙江省第一座木结构的风雨廊桥。清道光十三年的所立《重建鄞江桥碑记》所书:“携鄞人之笃於好义,用力巨大而为功速也。夫捍患济众谓之惠,此数世之利也......”鄞江桥记录着鄞江人世世代代的朴实好义,它所反映出的那种同心同力的精神依旧流淌在鄞江人的血液里。) {4 I' m2 @; e3 r" s8 z; z$ w; F
随着历史的发展,1979年,为了解决鄞江南岸4村农民手拉车、拖拉机的行驶需要,老桥被拆除。但鄞江百姓的心里,一直惦记着昔日的鄞江古桥。2014年建立新鄞江廊桥。其由5个条石墩、28间廊屋、两端歇山顶建筑、内部6柱落地组成的两侧各三柱穿斗结构,中间为五架梁的建筑。如今的廊桥,早已经不再担负着商贸集市的功能,而是成为“大夫第”与“郎官第”这两大古建筑群之间的一个景点,也成为鄞江人茶余饭后的一个去处。0 ^. ~$ \  u) C! ^
近年来,鄞江镇对它山庙、鄞江桥、商贸老街等体现古镇风貌的建筑及景区进行扩建、恢复及修整,并配合以宁波走书等传统文艺基地的引入,使之“曲景相和”。此外,采取立面改造和原拆原建双管齐下的方式,对沿小溪、鄞江、樟溪等河流两岸108户老旧民宅进行整理式改建,以达到沿河风貌符合古镇形态,使其在历史长河中永久保留。2 T; B' J1 Z1 M  s. {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沿清源溪村容村貌的改造提升,鄞江镇引导观光农业产业,农宿美食产业和文旅休闲产业的发展,全面打造青山绿水的生态风情古镇,逐渐成为四明山海西片旅游开发的绿色引擎。
( ]% W1 M# \3 s6 U' y$ H2 r+ W
郎官第古建筑群
鄞江镇党委书记黄列接受凤凰网采访
鄞江镇党委书记黄列说,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鄞江镇有效整合山水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历史民俗文化,全面打造一座青山绿水的生态风情古镇、一座拥有人文情怀浓厚的历史古镇,一座能静下来感受宁波记忆的悠悠古镇。
$ a% M9 m6 |2 \$ N) W7 E; R- [& e, i: o
% ~4 ]' l4 `! h! H  V;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滑铁卢华人网

GMT-4, 2024-10-4 19:18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