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铁卢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2|回复: 1

吉林西藏江苏湖南福建台湾 各地90后眼中的春节民俗

[复制链接]

8699

主题

9072

帖子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79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8-2-15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地产经纪 Dennis Xu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0 q; R* J' u9 D" f, Q
8 s7 i* d- s( H/ I' Y, N; p. B! d' @" F# i7 K8 D
2017年,随着最后一批90后年满18岁,90后的童年记忆已经远远离去了。对于90年代出生的人来说,春节在他们眼中是怎样的?不同地方的90后记忆中的春节习俗是怎样的呢?笔者在来自多个不同地域的90后中进行了调查。 0 v& @* @0 j) s$ f' r, t3 }: E
调查发现,尽管有90后表示自己不喜欢过年,甚至身边有朋友比起家人团聚更喜欢去网吧玩游戏,但大多数90后都认可春节是一种关于“家的节日”,认为相较于其他的节日,春节对于中国人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
" Q( |8 H2 `" ^5 L对于90后来说,春节的形式与意义也随着他们的成长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逐渐变化,但是本质的东西仍旧没有改变。从1990年代开始,网络和电脑逐渐走进中国的生活,90一代的春节也受到互联网的极大影响。互联网的发展伴随着这一代人的成长,而节日的本质和核心,就在于加深共同体的某种共同记忆,科技的发展以另一种形式加深了过年对家庭的凝聚。比如从过去的拜年手机短信,再到近年才兴起的微信红包,过去互相发完拜年祝福,就结束这个仪式了,但现在的不定时抢红包从客观上延长这个联系的时间,虽然它带来的快感也是瞬间的,但比起短信,对人的刺激性更强。$ m! Q0 L- Z2 v, `- ]# A. V
春节的很多习俗无论年老年幼都会自觉地去保留,随着时代的发展,90后未来的过年方式在形式上可能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更多的变化,但是年的味道和本质是不会改变的,因为关于家的记忆是不会消失的。
: Y5 e: r7 l6 u& J/ @以下是笔者关于具体习俗和看法的小调查内容:9 S# g) t1 Y7 M" ]' x

- F& t7 S7 |. P8 n$ J0 ^* Y% b4 i) l
# p  x2 F8 i. y; `; @4 Z9 u' k
) K* h! J2 U1 i5 y
小艺(吉林):
3 J' }% d3 x  @8 q' ?小时候北方的习俗是每年过年前一定要打扫房子,房顶和梁一定要扫,每年也只会扫这一次。北方还会挂红灯笼,我们是不会贴窗花的,都是贴对联,到现在我们还是会贴对联。我们过年吃饺子的时候还会包硬币,一般都是包五毛钱的硬币,大家也会比谁吃的更多,因为这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幸运,我们守岁还会把所有灯都打开。我们家偶尔大年初一会去庙里,但也就去过几次。+ w7 w+ z: o/ I6 @' A2 H
小的时候还会放鞭炮,但是最近几年都买不到了。小时候我们也都看春晚的,现在看的少了。年夜饭我们是下午吃的,我家里是三点到四点的时候吃的,吃完的时候还会吃一次饺子,一般都是在看赵本山的小品时吃一顿饺子,看完赵本山的小品再去放鞭炮,这几年没有赵本山了我们也不怎么看春晚了,现在家里就是看一下春晚就开始打麻将。赵本山的小品在我们这里的记忆是很深刻的,以前都是以赵本山的小品为分水岭,吃饭也都等着他,他的小品没有放完就不会去放鞭炮,赵本山的小品一来也不会玩麻将了,都去看他的小品。
* O% @. f1 p/ ~- y% ~/ h; L我一直特别喜欢过年,觉得过年的气氛非常热闹,那个时候如果有同学叫我出去玩我也不会去而是选择和家人在一起,过年还能见到很多很久都看不到的亲戚。结婚后明年就要去我老公的家里过年了,或许会有不一样了。结完婚之后拜年的人肯定更多了,还要给老公家那边的人拜年了,等我孩子出生红包肯定也没有了。
* ]2 q, [, q9 ]7 J小张(四川):
' ^* @" F1 B4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大年初一和爸爸家有血缘关系且亲近的亲戚们会聚集在一起上祖坟,带上祭品,很多的小孩子也会去玩,小孩子也会把祭品吃掉,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一个环节,虽然上坟对我来说是枯燥的,但是最后分祭品既可以玩也可以吃是非常有趣的,到现在我还可以分到这些吃的。
. N7 f* l8 i5 M) A  f: J农村初一到初七都是全家团聚。我们那里打工的人特别多,到了春节都会回家,非常的热闹,吃年夜饭之前我们也都会放鞭炮。其实我们那里拜访亲戚朋友我感觉比较烦,过年每家每户都会做很多好吃的,今天去这家吃明天去那家吃,农村一般都是自己家里做食物,会做很多便于储藏的,比如油炸类的,所以经常多次吃,而且还要走很久,真的非常麻烦。农村那里还要互相送礼,每次送礼都是大礼包之类的东西,你给我提过去我给你提过来,大人们就觉得这是礼节,我觉得这些比较烦人,提来提去真的很麻烦。$ y3 M3 D, C% R7 c
我特别喜欢贴对联,可以自己熬浆糊,我觉得特别好玩,小时候熬浆糊之后我们自己摸浆糊会弄得满手都是,特别好玩。以前我们小镇还会有舞龙狮或者放烟花的表演,我们村里一般是没有的。
# `) X6 w  @6 Y9 P9 \小时候到长大这一段时间对过年的态度是从喜欢到不喜欢再到喜欢。最开始是因为小孩子过年有吃的有新衣服穿,到后来不喜欢是因为觉得每年都是一样的食物,都要去拜访亲戚朋友,觉得每年都是重复的东西,就有些厌烦了。但后来喜欢是因为读书后就走的越来越远,村里的哥哥姐姐们平时都出去了,也很难见到,而且见到爸妈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感觉回家见到爸妈和亲戚朋友真的很难得,所以很珍惜这样的一个机会,因此变得非常喜欢了。那些过年的惯例虽然不是那么喜欢,但是还是会照做,因为有一种过年的氛围在里面。
: u' W6 ^" O, b% n7 t8 p6 |+ i9 `7 A6 ^' _  z

$ K: n  ^% t) y3 ^+ [% o5 r; J! r( i! U* P

+ p# u6 Y( O6 L/ I/ w8 o小译(湖南):8 x3 _- E$ S' T7 K6 F% Y; Q. u5 J1 u
我们家过年是按照土家族的过年方式。土家族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过赶年,二十九号凌晨就要吃团圆饭,据说是因为当年湘西打仗的时候因为会被征兵所以提前,过年对于吃货的我来说最喜欢团圆饭了,会有很多平时觉得麻烦不会做的菜,比如很好吃的湘西腊肉。不过我们团圆饭一般都在早上吃,一整天都会觉得消化的很不好,所以感觉有点痛苦。大部分时间还是按照正常时间和方式过年,回到乡下的时候才有一些传统的习俗。姥爷在世的时候经常大半夜爬起来抢着放第一串鞭炮,据称会有好运。 ; y* Z) o1 Z. `
我们那里跨年的时候根本睡不着,因为全城都在放烟花和鞭炮,第一天出门满街的鞭炮纸屑,初二拜年也要带着鞭炮去,但是我觉得大城市可能放鞭炮的越来越少了,像我家乡这种小城市应该会继续下去的,团圆饭和走亲访友这些应该也都会继续下去的。以前会看春晚,不过这几年都在上网,因为除了春晚还有很多可以看的,如果要看春晚基本都是为了看得懂每年的吐槽。
, v: p0 W- O4 l! L+ G我觉得春节其实是一个与家人朋友联系的途径,农耕时候交通信息都不方便,可能有些人只有春节才能见面。如今信息和交通都很发达了,似乎已经没有特意选个时间去拜访的必要了,但是我认为,春节期间面对面的交流是网络无法替代的。
5 u# h" y+ o# ?; W. z1 _$ n0 |大五(江苏):
3 n5 T0 v( N) E: J. u1 Z9 G小时候过年的时候要回到爷爷奶奶的老家,在农村,过年的时候会贴春联,宿迁那里当地话不叫做春联,叫做门对子,一直都是爸爸或者爷爷在贴,在水缸和米缸的上面也要贴福字。长大后感觉老家住不下了,年三十还是在老家过,但是晚上就会接着爷爷奶奶去姑姑家住。小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的鞭炮,“水雷”、“水炸弹”之类的,特别有意思,炸水缸和茶壶玩,但是现在不知道还能不能放鞭炮了,农村过年的时候要到零点就会有很多鞭炮的声音,空气中也弥漫着鞭炮的味道,是过年的味道。在老家,爸爸会带我去曾祖父的坟前扫墓,和哥哥一起磕头,烧纸钱。我小时候会和家里的老人一起看春晚,但是现在一般不看了,主要就是玩手机,感觉今年在国外过年会很不一样,会和家里人视频,也会和一起在国外的同学庆祝一下。
: A2 Z8 v% x# ?0 f3 I其实对我而言过年是无趣的,上大学后每次过年也像是一道槛,过年后也没法和同学一起聚会一起玩了,而且马上又要面临开学。但是我觉得中国人不只是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这个家,而过年是一个关于家的很隆重的仪式。  d# u8 y9 B' e. `: E. a- ?
! m% {/ K) C. p' c" [! u, \
* u8 Z  M1 a# v% {! b
) t$ o9 n0 @- v
1 e) h9 y( u8 k* K
. @& Q& q7 P  u; Z. c* X7 f5 ]% k
, H2 w* F' `3 E% e

& q0 Q+ k8 E" i' d  k8 ^+ f% O5 l* t' ^; {
2 h* z% Q9 h: Q- K; |0 p

# S+ _$ i/ m4 ~* E* C+ x

8699

主题

9072

帖子

0

精华

正式会员

Rank: 2

积分
62
金钱
16879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楼主| 发表于 2018-2-15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小苏(广东):
6 E# S% X6 ^: h9 A! I4 U" L* P广东人会有冬至吃饺子的惯例,甚至高三都会放假。很多人并不会在家里过大年三十,我很多朋友的家里人会选择出去,比如在酒店里跨年,酒店的年夜饭更是非常盛行,各大餐厅酒店都会有横幅宣传年夜饭并标识价格。3 b% t( N  h5 g9 @. H# h
我们家大年三十会烧纸钱,祭奠先祖,广东人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焚烧纸钱的炉子。多数人会在阳台、马路上进行对先祖的祭拜,在广东能够很轻易的找到卖这种东西的店铺。我们家是外地人,但是在这久了之后就被同化了,现在过年也是这样了。 ( h( y) Z4 w- M& @
大年初一的时候会走亲访友,香港黄大仙庙在初一会有很多人去上香、求签。大年初二香港车公庙有拜车公求签的活动,那一天人也会很多。我们家每年都会去香港拜神。年初五是广东人拜山重要的一天,省内珠三角区域,特别是罗浮山会云集各地的车辆,上香的人特别多,罗浮山冲虚观前面有一个池子,里面有三个锦鲤,大家都会往里面投硬币希望能命中。可能是因为广东人经商很久,每年都想求神拜佛,健康和财富是很多人求的,我觉得有一点迷信。感觉江浙一带的同学们,特别是上海的同学,很多就没有这么多习俗。另外,香港的黄大仙庙起源于罗浮山冲虚观,两地因为这个文化还是有渊源的,很多港人也会到罗浮山祭拜,惠州跟香港因为东江和黄大仙两个城市的文化很有渊源。, h0 x1 a0 Z# y; {. Q: j' F
心亭(台湾)
% ~+ o+ k/ U' @6 v4 N" r) d每年过年之前会大扫除,除夕要吃年夜饭,元宵节去看灯会,初四或初五会拜拜(寺庙烧香拜佛)。但是以后会到更远的地方读书,估计不能每年回来吃年夜饭了,而且我们家只有四个人,爷爷奶奶都过世了,年夜饭没有以前那么有仪式感,但应该还是会在元宵节去看灯会。我比较不喜欢拜拜吧,因为接触了基督教,基督徒是不拿香拜拜的,而且拜拜要遵守很多习俗,还要去采购年货,有点麻烦。以前拜拜会烧金纸,现在响应环保好像也都鼓励不烧金纸了。
7 ~3 F  F3 [- o. G* R2 ~/ Q过年我们应该都大同小异,毕竟我们都接触一样的文化。但可能在年菜或者一些庆祝习俗的方式不一样,但大体上的象徵意义和形式应该都不尽相同。其实节日过的是一种仪式感,三百六十五天天天都可以是节日。但传统中国文化对春节的象徵,往往远超过所谓跨年。这象徵着一切的开始,而且也是一年之中很少会让一家人相聚的日子,有一种凝聚家庭的特别含意在,而且每一项春节习俗都承载的一定的、特殊的文化内涵,所以是一样值得保存和发扬的传统。+ X$ ?, c) V/ H6 [' y1 o3 h2 O
' r5 i/ N) T2 Z, a: ~& Q8 S( U

* t0 T8 ]# g) |" u/ t) X! b, ~: r) M! J8 s0 s3 B% [
/ y' B) {; `( p) y: o* k
小悦(福建):
  a, @3 L: r" y& l, c. i爸爸是广东人,妈妈是福建人,因为福建在这边各家住的比较近,而且爷爷奶奶也在在这边,所以一般都在福建过年。我们家过年主要体现的是闽北的风俗习惯。我们计算过年是从小年开始,小年就是祭灶,要吃甘蔗寓意节节高,还会吃各种甜的灶糖灶饼,一般那一天会和妈妈一起去买灶糖灶饼,也会看到很多阿公阿婆。大年三十中午是奶奶拜“家里的土地姥爷”的时候,是类似于门神一样保护一家平安的存在,因为家人一半是广东人,所以除夕那天中午拜土地爷的时候,必有白斩鸡。晚上会有相当丰盛的年夜饭,充分体现了南平的“山珍”魅力,我们是不会吃水饺的,我们更喜欢吃海鲜或者鸡鸭,晚上老人很早就睡了,年轻人现在一般都忙着抢红包,我们家也没有守岁的习惯,可能是因为零点的鞭炮声音太吵了很容易睡不着。正月初一早上要去庙里,那一天的早餐也是全素的,一般要吃自己家包的小团子。正月初一和初二的下午是我的保留节目——猜灯谜。( v( g& @3 w6 B4 i5 d
我觉得之所以要在家过年的原因,主要就是吃、猜灯谜和家人一年聚一次,有的菜真的只有过年才会做的,有的习俗确实很传统,有一些规定我们听起来似乎没什么道理,但如果连这些程序性的东西都没有了,最直接的年味可能真的会越来越淡,让春节能和其他中国的节日区别开的也正是这些习俗。无论它的形式因为科技的原因如何变化,在各地的表现形式如何不同,但它和中国的人情社会结构是密切联系的,我们对春节的评价和观感,不仅是时间上和以往的对比,还有我们与他国的对比。春节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就在于我们好像能真的闲下来做点什么了。因此,不同于小长假,我们才有了把回家看看变成义务,塞进这段时光的一种似乎是必然的选择。可以说,是春节给了含蓄的中国人表达对家人、朋友的眷念一个理由。
9 A* q2 D, j: P& h; S/ A5 k小索(西藏):1 r6 h: u* q' w) T3 i4 n
西藏比较特别,我们过的都是藏历年。西藏的每个地区都有自己过年的时间和习俗,这是根据西藏春耕的时间来确定的。
' g# O& t+ [8 m, @. a9 I+ c7 E8 F从小到大过年的习俗和惯例都没有改变,我从小在日喀则的城市里面过藏历年,也比较喜欢过年。我们的藏历晚会一般也比较精彩,因为西藏有几个地区,因此拉萨会有拉萨年的晚会,日喀则会有日喀则的晚会,我们也都很重视这些。我们也有大年初一和十五,清扫房屋等习俗都和汉族很相似,年三十的晚上家里人会一起吃一个类似于面疙瘩汤的东西,里面会加比如棉花、纸币、牛粪以及瓷碗的碎片等等东西,吃到某一种东西就代表一定的寓意,有的比较讲究一些的藏族人大年三十的时候一定会穿藏装,而且藏族人每年都会翻新自己的藏装做新的花样,即使你并不穿藏装,家里人也会给你做,这就像是新年的一种象征。年初一一大早会喝一个用青稞酒酿出来的东西,藏族人一般会搬出年货市场,而孩子们就希望拿到红包。而且在西藏的农村习俗保留的比较好的地区,他们仍旧会一直过到大年初八,因为农村的亲戚互相之间有联系的很多,春耕还没有到之前他们会一直走亲戚走下去。我很小的时候过年的习俗现在都还是保留的,即使家里人现在不在家里过年的,在外面过年也会保持这样的习俗,吃面该放什么的还是会放什么,他们不会因为十几年前到现在的发展丢掉一些传统的东西。- e, E1 O* {$ \; p2 p& q, q
我觉得科技的进步会带来改变,爸爸是公务员,要遵守上面制定的规矩,所以大年三十这个点的时候爸爸就一定要去出差或者下乡,小时候没有微信的时候,大家也只能在家里感叹一下,但是现在大家就可以通过微信视频了。4 U$ F! r9 k! T+ t0 P( L7 r
冰冰(内蒙古东部):- `# O! B5 P) o. z. x+ z0 D4 u2 d
我从小就在内蒙古过年,因为在内蒙古东部,所以一般过年习俗偏向东北,内蒙古的西部可能更偏向于蒙古族的新年。我们过年和北方一样会比较注重年前年后的节气,比如腊八到了就会做腊八粥。过年杀猪很普遍,只要条件允许大家就会去做,我觉得这些还是很有意思的,所以我也会去遵循这些习俗的。我家里有的时候在城里过年,有的时候回老家过年,在两个地方过差别还挺大的。农村里面过年氛围会更好一些,会有类似于祭拜的活动,要烧纸,在屋子里还要跪拜祖先,在城市里这些肯定都没有办法做,在城市里就是吃个年夜饭,包包饺子,看个春晚就过了。但是近几年的微信红包反倒给城市里的人们增加了年味,比如一家人过年不能全部团聚的时候,有人发红包能挑起气氛,通过微信视频也可以增进距离,我记得去年的时候,在老家过年,大年初一是我姑姑的生日,她没有和我们一起回家过年,然后一大屋子的人就录了视频祝她生日快乐,她就用语音回复了我们,那个时候感觉真的挺好的,很有过年的气氛。% k' X, n+ a8 |" [0 K
我比较不喜欢的就是吃饺子,除夕吃饺子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我们整个正月或者腊月都要吃饺子,比如初五有一个活动要吃饺子那么这一天都一定要吃一次饺子,家里人认为这种时候吃饺子预示着好运,但是我认为连续吃一种食物太过频繁了,等我自己成家立业了绝对不会再保持这样频繁吃饺子的习惯了。3 q- n: y, @. N' E%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滑铁卢华人网

GMT-4, 2024-4-26 04: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